我中心成功举办“新时代非遗保护与学科发展论坛”
11月14日, “新时代非遗保护与学科发展论坛”在中山大学中文堂301会议室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福州、中山大学文科处处长李广众、中山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何诗海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绍兴文理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化馆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朝戈金教授表示,中国非遗在这些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政府的的重视、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投入,让非遗保护取得很大成效,这在国际上独树一帜。而在非遗学科发展方面,有关非遗的人才培养、学问教育、教材设计等,都是当今继续值得思考讨论的话题。王福州教授讲话指出,现今文物界对其学科范围有明显的扩张趋势,结合中央领导对考古工作和文化遗产的重视,这都表明非遗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和地位、非遗保护的职责和任务,需要迫切地梳理清楚。李广众教授和何诗海教授分别代表中山大学文科处和中文系对这次会议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祝贺。
主题发言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非遗的发展路径、民俗学与非遗、非遗生态环境、非遗的发生性、非遗与旅游、非遗保护标准、非遗的规范管理、非遗文化遗产属性、非遗保护实践案例、非遗学科构建、非遗与民族共同体构建、非遗学机遇与使命等话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会议于14日下午17点10分闭幕,由陈志勇副教授主持,宋俊华教授致辞。宋俊华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再次表示感谢,也表示非遗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继续探讨,如非遗传承人问题,非遗保护与国家战略等。希望通过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搭建非遗学术研究品牌,为国家培养人才,让非遗保护行稳走远。
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文系、《文化遗产》编辑部共同举办。